小害

之前寫過一首組詩〈記憶圖冊--給深水埗〉,其中一節為〈欽州街〉,內容就是描寫棚仔:

〈欽州街〉

一年四季把電風扇調至最大
成年人說妳是迷宮;我說
我是個捉迷藏高手
潮濕空氣,永遠是妳
最大敵人
每況愈下的人情味
像一卷卷布匹壓滿妳
狹窄的阡陌

縫補衣服
有時縫補了整個時代的生活
有些細碎終裁剪成束身
的衣料。一幅一幅收緊
對齊的紙口接不上糊口的樣式
紐扣扣了又解;解了又鬆
最後遊人只想起
嗅過妳發霉的味道
剪刀鏗鏘的開闔已映不出
亮光

兒時在附近長大,所以對這地區特別有親切的感覺,寫那首組詩時,這兒要重建的消息已甚囂塵上,到今天,眨眼一年多,計劃已差不多落實。猶記得小時候最常見的家庭電器,除了收音機、電視機和雪櫃外,最多的便是車衣機。不斷轉動的手搖器,嘎啦嘎啦的腳踏板,用一條橡皮履帶上上下下拉動,就這樣代表了整個香港輝煌的工業年代,以「香港製造」而享譽國際的製衣業。在現今人眼底,縫紉或許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粗活,但那時卻是一門可養家活兒,引以自豪的手藝。

棚仔,便是這個年代的產物;一個屬於刻苦年代的產物。

上世紀香港,雖然經濟起飛,但大多數都是貧苦的勞動階層(然而今天仍有很多人活在貧窮線下)。布販除了賣布給工廠,亦會做零售賣給他們。很多婦女會買布料為家人及自己縫製或修補衣服。例如一條扯布褲,改一改褲頭,把褲腳放多半寸,又可穿多一年半載。說到縫補衣服,我猜現在已很少人會拿衣服去修補;穿舊了,穿破了,便捐到回收箱,或者直接丟掉。「破舊」、「立新」,可能是這個時代社會的主調;修補,變成一件不太實際的事情,無論人與人的關係,或對立的問題上。有時候靜下來想想,「修補」算不算一種變革的過程呢;本以為世界很大,遼闊廣袤,時間在其中涓涓而流,但又彷彿,它比想像中狹隘,時間擠成巨洪,瞬間沖走一切。

百家被,是另一樣令我印象深刻的物品。當襁褓滿百日,家人會收集親朋送來的布料,為他縫製被單,取其得百家庇蔭的寓意,而外婆也送了我一張。它的外型就像一塊貼上不同顏色,無數方形的馬賽克。但坦白說,縫製百家被並不是單單為著意頭,而是為勢所迫的現實。當時很多人是負擔不起一張比較優質的棉被,所以有需要時便向鄰里親友籌集一些碎布,儘量併併湊湊,縫一張能保暖的被單。而那些碎布料,很多時候是製衣女工在工廠搜集回來棄置的「布頭布尾」;相對於現在大行其道的羽絨,確實沒有那麼矜貴,但勝在環保。如果不幸湊不夠數,就要買一點,甚至向布販賒借一點。而大家所依靠的,並非錢銀利息,而是彼此的互信,一份感情。

棚仔的一批布販在欽州街經營了數十年;用鐵皮搭建的舖頂,巷弄縱橫交錯,風扇總是一年四季的轉動,散發著布匹的氣味。還是孩童時走進去,通常會迷路,稍為大一點,便調皮地和大人玩捉迷藏;不知不覺長大了,自覺再不會迷路,所有事情都清清楚楚,其實,更多時候是迷失方向,身在哪兒都不知道。縱然,幾十年來棚仔外觀好像沒有太大改變,但生意模式確實隨時間改變了,沒有從前那麼興旺,生意不再集中在工廠及街坊身上,更多的外來人,包括讀時裝設計的學生,從外地來的採購、遊客;其次,是學家政的,做公仔衫,或者喜歡角色扮演的朋友,林林總總。一單生意,十元八塊也有交易,算是豐儉由人。小區小舖,在任何區域,是否一定滿溢了人情味,我不敢盡言,不過一個經歷了幾十年的地方,它的歷史早已磨成它的特色,能營運下去亦必然有它的專長。放眼四周,四周倒模式的商場鱗次櫛比,只教人麻木、悶懨。

有時候,都希望自己變成一個時代的過客,當「可惜」兩字脫口而出時,不會變得額外沉重,但回首依依,究竟人在洪流中,要如何自處,又有什麼值得奮身,迎難而上?

--小害,十月隨筆

最後修改日期: 6 10 月 2016

作者

留言

撰寫回覆或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