冼文駱〝香港小說學會供稿〞

在分享自己閱畢此書的感受前,有數點建議值得我們去探索,因為這是不一樣的書藉,我會先從閱讀方法和書籍分類作一個分享,深盼可令有興趣初閱或重溫的書友們,對內容有更深切的體會和感受。

有關閱讀方法分享:一. 請不要一口氣閱畢此書,可嘗試分段時間細閱和反思當中的內容和啟示,因為……這是一本關於「生與死」議題的著作。二. 閱讀時準備一本記事,記錄自己的感受和重要訊息,適當時反覆思索和應用有關建議。三. 可以和親人和好友分享當中的內容和感受,你或許會有更多不同的觀點和啟示,因為「生與死」是每個人不可逃避的事情,大家必定有其觀點與角度,可達至「集思廣益」的寶貴效果。四. 將它當作是每年必讀書藉之一。

有關此書的分類處理,互聯網上曾出現一個小小的討論,究竟屬於哲學書?小說?課程藍本?回憶錄?個人覺得應屬翻譯小說類別,因為小說較其他歸類簡單和普及,而事實上內容有其小說的原素、人物、故事和中心思想,更重要是存在「起承轉合」的情節,但這議論亦可反映內容極富教育性和啟發性。

有關此書的內容,先後曾經以電影和舞台劇等藝術媒體出現在大眾面前,其中台灣的「果陀劇場」和香港的「中英劇團」多次重演,而「中英劇團」更獲戲劇大師–鍾景輝先生擔任教授一角,可見書本的內容實在是普羅大眾所需求,我重申一次:「生與死是我們一生不可逃避的。」此書的英文版的1997年推出後,瞬間即成為全球性暢銷書,及後更被選為香港「2001年度10大好書之一」,更重要是不少學校作推行生命教育時,都引用書中的內容,作為小說評論角度,可反映有關其普及性和認受性的價值。而本書的中文譯名在不同地域有少許差異,本書的台灣名字譯作《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》,點中國內地則譯成《相約星期二》,兩者在內容上基本沒有太大的差異。

內容是一段真人真事的記錄,當中亦涉及更多昔日的相知相遇感受,墨瑞・史瓦兹是一位著名的大學教授,後來不幸得了一種不治之症,一種可怕無情的神經系統的危疾,稱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(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a,簡稱ALS),從此他的生活變得不一樣,更重要影響是教授的未來……,一次的機遇,學生米奇與他久別重逢,經過歲月多年的洗禮,但彼此仍存有一份真緻的師生關係,甚至是友情……,內容重點有關教授在人生最後歲月裡,透過生命影響生命的關係上,令昔日深愛的學生在逢週二的學習課上,幫助其了解人生的價值和蹄造一個不平凡的未來外,同時亦令自己燃亮人生最後的餘暉。

以上的內容是如斯般的真,同樣寫作作風格亦是本書最令人難忘的特色之一,它是散發人生平凡的美麗,用詞上儘量使用平實的語句,而正正更突出教授與學生的情感交流,是來得十分自然和真緻,反映都每個人抱著「赤子之心」面對人和事時,真正的自己和內心感受會呈現,正如前文所言,要慢慢地細味文字的情感和反思,因為死亡是你我隨時都會遇上的事情,而本書亦是以情感為出發點,與教授一情起學習如何面對及迎接死亡的來臨。

本內容是有關師生的再遇,因為作者多次利用回憶的手段,加強彼此的關係重現,令讀者們認同大家闊別10多年而重逢,絕對是一份失而復得的禮物,例如:在P.35頁,回憶第一次學生與教授初遇情況,給予大家肯定是次的,是一種永恆的約定,透過昔日的片段,大大加強教授和學生的個性和衝突,製造兩人之間的感情張力;而在內容推進上,內文詳細揭寫教授身體狀況與日衰退,以手腳和精神狀態,有層次和時間性,帶領學生和讀者如何迎向死亡,因為利用身體狀況為推進引子,像徵時間和生命的價值,正是我們平凡人實實在在的人生經歷,特別內文刻意描述教授要他人協助「大小二便」的處理,突出最絕真的感覺和態度,正正是自己為何說這小說的價值求自真;透過仔細描述學人和學生/教授之間的身體接觸那份真實感,同樣喚醒大家對親密關係的檢視,有多久沒有和家人擁抱?有多久沒有和好友握手?唯有身體與身體的接觸,才能真正感受對方的感覺。

在週二的生命課程內容,提到對世界觀、態度轉移、如何學會生活、家庭和感情等不同構面,充份讓讀者明白人生路的廣寬和如何面對生活的突變,當中不乏令人動容的內容,例如引述有線電視新聞網(CNN)創辦人說,「不希望自己墓誌銘寫上企業旗下沒有無線電視台」,同時帶出教授認為泰德。特納的墓誌銘沒有其他真的可以寫嗎?反映人生的價值觀不同,帶出不同的人生終局,而教授樂觀的死亡態度值得世人所推崇。

全書讓我們學習如何面對死亡,才會學懂生活,作者特別描述記者對教授態度逆轉和自己對妻子及弟弟的關係昇華,求作為內容的真確性和成效,要「動之以情,要說之以理」,透過生命的改變和行為重塑加強讀者的投入感和學習動機,因此學生有幸與老師上了最後的一門課,沒有評分、沒有課門、沒有畢業典禮和沒有期終考試,原本學校只有作者一位,但感將內容輯錄成書,讓我們學習從了解死亡而重生,讓更多人的生命充滿光與熱。

當全球的自殺率有上升情況;當經濟或政治各因素影響下,人難免會有消極的情緒反應,這是此時此刻的社會現況,正文學可貴之處,是俱有教育和啟發的作用,從此書的真實反映下,帶出「改變態度・改變世界」,因教授沒有放棄自己,善用生命僅餘的時光,燃燒自己而照亮別人–學生,而學生亦同樣薪火相傳,將經歷轉化文字,是否令很多放棄自己/甚至放棄生命的人而害羞?在生命的探索中,正如作者所言:星期二的課永遠上不遠,只因只要我們仍生存,就仍需要認識生命和熱愛生命,據如昔日富商–洛克菲勒的分享:「人生是什麼?人生不只是單單地活著,而是要積極地生活。熱愛生命,快樂地享受每一天,這就是何謂真正人生。」

仍有生命氣息的我們,需要時常復習本書的重點……,因為這門課沒有畢業日期的預知。

註:《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》(Tuesdays with Morrie),Mitch Albom 原著,白裕承譯,臺北市大塊文化出版,出版日期:1988[民87]初版。

最後修改日期: 28 9 月 2016

作者

留言

撰寫回覆或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