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輯部

【地點】石頭家 香港九龍油麻地砵蘭街

【時間】二零一四年一月六日(星期一)6:00-7:30PM

【與會者】
阿民 〝新詩.com〞創辦人,有新詩、散文、小說等專著多種。
秀實 本土作家,曾出任國內〝一刀文學網〞版主,在網站〝詩生活〞有專欄〝空洞盒子〞。
小害 網站〝文學人.com〞創辦人。曾獲2013年度青年文學獎新詩高級組亞軍。
哲一 網站〝文學人.com〞創辦人。熱愛文學卻埋名隱姓。
芷諾 網站〝文學人.com〞創辦人。著有電子圖書〝跡〞。
角角 自由撰稿人,常在網站發表文學作品。
【主持】小害

【小害】歡迎各位。首先,文學人(即:文學人.com)是一個網絡,我們對網絡文學固然有正面看法,但其實我發現在網絡上的文章,所謂文學,質素參差不齊,所以,我們〝文學人〞的誕生是希望製作一個優質,可讓好的作品保存及得以流傳的網絡,讓文學得到別人的尊重,這是我們辦〝文學人〞的主要想法。但我們做的時候,發現有不少問題存在,秀實也提及過的,就是版權問題,在網絡發表文學作品,到底版權屬誰呢?

【秀實】非常高興香港將會有一個比較全面、開放的文學網站出現。在台灣,文學網站十多年前已得很發達。香港早期也有過,但卻是狹窄而〝自我宣傳〞的居多。所以存在不久也便成了〝荒蕪的花園〞。我們可由兩個層面去看網絡文學:首先,文學作品透過網絡作為發表渠道,有別於印刷方式的紙體媒介,這是對網絡文學最基本的認識,就是兩者的〝載體〞不一樣。但也可進一步看,網絡文學在某種程度上,是顛覆了傳統書寫文學的創作方式。〝網絡文學〞發展下來,已有了學術研究的成果,我們稱這些文學文本為〝超文本〞。網絡寫作與傳統書寫不同,因為網絡的開放性,更容易讓人參與寫作,我們稱這為〝無阻力寫作〞。就是說,以往我們是要透過紙上印刷來發表作品,量少以及編輯的局限,形成較大阻力。網絡文學則相反,存有較大的自由度,寫作與發表都可以由作者操控。所以,網絡文學來臨造成了「無阻力寫作」的年代。其次,因為文本是寄存於網絡本身,作者、文本、讀者三者的互動性是比紙版強活,而且會出現更多可能性。小說創作亦因網絡而改變了它的書寫模式,如〝接龍小說〞〝讀者參與書寫〞等,這是紙版不容易出現的。這是對網絡文學〝內在〞的一種理解,而非僅限於發表的媒體。有關這方面的理論,可參看鄭明萱的〝多向文本〞一書。再說,文化效益來看,因為紙版的影響力及覆蓋永遠沒網絡的廣闊和快速,使文學寄存在社會的依附性相對也較大,這就是網絡文學的優勢。但同一時候,也看到網絡文學有不少缺點。對於缺點,你們有什麼見解?

【小害】你剛剛提到的〝接龍小說〞或〝讀者參與書寫〞等,可能出現作者和讀者的身份混淆的情況。

【秀實】這是共同創作,或曰集體創作。

【小害】共同創作,文學成了一個共同體。但現今網絡上充斥著宣稱是文學的作品,因此文學與一般文章的界線便變得模糊,我們怎去鑑定什麼才是真正的文學?而文學作品的規範和典範何在?

【秀實】無論是網絡或紙版,不同的時代,典範的判斷都會出現。很多印刷的文學作品,我們並不視為真正的文學。所以問題的關鍵並不在網絡本身,而在於文學的定義,及如何看特經典文學。我們評估一個作品的文學價值有多高的時候,我們是要從經典文學的角度出發的,而不是從文字語言的角度出發。很好的文字語言也不一定是文學作品。但我們必須從經典文學的角度出發,因為文學經過一定時候的累積,成為文學史。其實以前有很多值得我們參照的準則,是透過作品來說明的。所以我們要參照經典文學,看今天的文學作品,來區分〝文學〞與〝非文學〞。網絡文學是「無阻力寫作」,就是不論作者是任何人,有無文學的修養,文字的水平如何,或用什麼價值觀操作他的文字,而得出來的片段,都可以稱為作品,這樣又會使得網絡文學失去了〝秩序〞,所以辦文學網站是要有種重視〝文學紀律〞的情操。唯有意識到從事網絡文學的人,就是意識到自己是做文學的人,他便會遵守紀律,拒絕粗製濫造。當很多人都在網絡書寫時,寫博客、臉書、微博等等,其實他是書寫個人的文字,那不一定是文學作品。

【小害】我有另一個問題,就是你說的經典文學,通常都只有一位作者。但〝集體創作〞,我或說〝多人創作〞,會牽引出版權問題。從前李白的詩,作者只有李白,不會李白、杜甫、王維等一起創作,但在〝多人創作〞裏,我們要如何理解〝作者〞這個概念呢?

【秀實】我認同〝多人創作〞的說法。但〝詩經〞便是〝多人創作〞的鼻祖,又如〝古詩十九首〞,也有研究認為不是一人之作。到宋朝的話本、說書,也都是經過文人加工,一再修改,才由一人定稿。網絡文學的情況一樣。只是網絡開放,參與創作的門檻更低,但情況卻是一點也不陌生。因為在文學上,讀者和作者之間,或文本之間的關係,無論什麼年代,情況都是存在的,因為作者、讀者和文本三者不同的關係,形成了很多不同的文學流派和理論。如重視文本的〝新批評〞,重視讀者的〝接受美學〞,唯作者論的〝作者即神說〞。網絡文學也如此,但只是比紙版文學更混亂,主要是混雜了,但情況是沒大改變。

【哲一】偉民兄有什麼看法呢?不論網絡文學好,紙版文學也好,你能接受讀者們和你一同創作文學作品嗎?

【阿民】紙媒一定是向死路走。兩年前我辦〝新詩.com〞便知道了。紙媒的發行渠道漸漸萎縮,愈來愈難渲染,是流播的問題。相反,網絡的流播很便利,而且一天比一天便利,而紙媒則一天比一天阻滞。今天一本詩刊,很努力賣出三百,明年繼續努力也只能賣出二百,之後只會一直賣得少,必死無疑。相反,〝新詩.com〞最初的點擊只有數百,後來數千,流播不斷增長。對寫作的人而言,寫作模式並沒有分別,只是以往是投稿到詩刊等待刊出,而今投稿到網絡,較為方便快捷。同樣地,寫得不好的作品依然會被淘汰,好的作品一定受歡迎。至於那些形式,如〝接龍小說〞,從前都可以搞這些,只是在網絡上比較容易讓人看到,容易流播。

為什麼〝文學人〞不搞紙媒?辦文學人有別於紙媒,需要投入大量人力,印刷亦不環保,而紙媒發行渠道日漸萎縮,流播不廣。通過網絡,運作和投稿亦見方便,我們只不過選擇方興未艾的途徑去運作,順應時代而作出改變。網絡上很容易接觸不同作品,但我們不鼓勵不好的文學作品,如一些討論區讓人任意張貼劣文,不好的都成了〝公廁〞任人排洩,其使用率必然一步步的減少,最終乏人問津。文學人則乘勢而起,針對現時有文學討論區而沒有網上文學雜誌;如今文學人正是一網上文學雜誌,是有人把關、守衛、篩選、訂立標準的。標準很重要,不只是網絡,一切事物須有其標準法則,否則什麼事都會垮,最終失去其價值。文學人的特色是有嚴謹把關,並將成為一個能長期維持、有價值的存在。我同意剛才說的〝文學紀律〞的看法。

【哲一】詩歌那方面我不知道,我比較清楚小說。現在網絡文學的討論區上,都會有很多網絡小說的寫手,他們喜歡跟讀者互動。先不說〝把關〞的問題,作者會在討論區裏開一個帖,先把小說的首兩、三章張貼出來,看一下反應,再接著寫。當然也有很多人亂寫,但有不少的讀者會非常認真地給意見,這就涉及把關問題了,因為可能有些作者的文學功力不是很到家,但他能寫出很好的故事。據我所知,有的作者是在電視台當編劇的,他想到很好的故事,又不想給公司,便化一個名,把故事寫出來,看看有沒出版社給他出版,下一步便是等電影公司把故事拍成電影。故事好的話,可能會有續集,所以網絡文學可以是一件多元、互動的循環,多開一條路。當然,從前不是透過網絡文學也有這種情況出現,就像偉民兄的〝雪狼湖〞,便拍成了音樂劇。

【秀實】沒錯。但網絡文學的互動性一定比實體文學的高,因為網絡容易參與,時空開放,紙版則比較不靈活。

【阿民】方便嘛!現在我寫了東西,放到網上就可以給朋友看,從前我要把一疊疊紙拿去給人家看。

【秀實】進一步說,由創作的角度看,從事網絡寫作和實體寫作的情況和思維方式是不一樣。當然每一位作者受影響程度會有不同,但我認為網絡對寫作的思維方式還是有影響。傳統的寫作方式,寫一首詩,我們會以一個固定或慣性的模式來進行,網絡寫作也即是〝電子寫作〞,可能會以不規律的方式來創作一些東西,然後再慢慢組織成一件作品。兩種寫作方式都會形成作品,但形成前的狀態卻是不同。就是說,網絡直接影響作者創作模式、創作態度及創作習慣。我相信形式是會影響思想,我們進入網絡世界,思想其實已在無形中變改,而這個影響力是真真正正存在。比如我,因為網絡關係,寫詩的習慣也有所改變。從前寫詩多在子夜時分,萬籟俱寂時創作,頗有〝松濤如吼,霜月當窗,饑鼠吱吱在承塵上作響〞的況味。但現在我隨時隨地都可能在一程車一種船上,透過手機來創作並馬上經由網絡發表。創作習慣改變,創作的思維也會改變,因為在寧靜的環境下創作,和在紛擾的環境下創作,看事物的角度是不同的,所以我認為網絡對作者的創作是會產生寧靜潛在的變化。

【哲一】角角,我知道你也有在網絡上發表作品,那麼你對網絡文學有什麼看法呢?

【角角】我一開始寫作的時間還未有網絡渠道,只有實體詩刊,那時候電郵投稿給詩刊,再等待發表,這過程也需要一段時間。因為詩刊要審稿,又要出版,時間會較久。近年網絡普及,投稿後詩刊接受,便可即時發表,也可收到即時回應。

【阿民】真的快了。

【哲一】我想問一下芷諾。你投稿到網絡,獲刊登後很快便有讀者給你回應。你有沒有想過,把在網絡發表過的作品編成〝實體書〞,還是習慣了在網絡發表,不如乾脆出版〝電子書〞?

【芷諾】一二年,我已出版了電子書〝跡〞。我認為電子書有它方便的地方,即使書已經在售賣,我仍可作出修改。這個情況,紙版書沒可能辦到。書定稿了,就是真正定稿,印好了就更加不能刪改;但電子書則可以隨意改動,因為不必重印。

【秀實】紙版書的改動是版數決定,即版權頁上的〝第幾版第幾刷〞。這牽涉到作品的〝生長〞問題。紙版書一經定稿,可作更改的情況緩慢而少,定稿就是定稿;但網絡發表,可隨時作出更改,網絡作品永遠處於未完成的狀態,直至作者停止對作品修改,才叫完稿。這是紙版書不可能出現的情況。這也是創作態度的問題。印刷紙版書,得來不易,作者謹而慎之。再遠古,竹簡年代更是惜字如金,因為以刀刻字是非常艱難,對文字要求便更嚴格。媒介真的會影響作者創作態度和習慣。

【哲一】我的看法跟大家是一致的,認同網絡文學的流動、互動程度,但前題是必須有人把關。把關是相當重要的,無論網絡文學還是實體文學,均需要有人負責監察作品的質素,他們必須有一定文學基礎、專業知識,能篩選、杜絕非文學或偽文學作品。作為雜誌,為了提高質素,保持水準,把關者角色相當重要,甚至比文學討論區自由張貼的媒體更為重要,因為他們容許任意張貼,故容易出現劣質的作品。可以說,我們網站最後保留下來的,都是接近精品程度的作品,達到去蕪存菁。

【小害】謝謝各位,〝文學人〞網絡雜誌即將面世,希望真能做到去蕪存菁,令讀者耳目一新。

(文字整理:芷諾及角角 編輯:秀實及小害)
(所有文字未經全部作者過目,特此說明。)

最後修改日期: 6 10 月 2016

作者

留言

撰寫回覆或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