魚想 2013 年 1 月 26 日2013 年 2 月 2 日5 則留言 王煥之 在幽谷的深泉 和江湖的濁水之間 我選擇了陽光 沒圖想化而為鵬鳥 因為人世本來沒有北冥 因為翅膀也是一種負累 水草纏繞自免不了 既然天上的 和水中的都是空氣 我呼吸著的就是逍遙
王先生舊日寫詩主張正確使用標點,自己也身體力行,但近來在《新詩.com》上發表的作品均不用行末標點。反觀近日阿民、陳德錦等詩人均有回歸標點(行末)之勢,不知王先生對新詩標點觀念是否有變?可略談一下以賜教否? 回覆
想不到我那篇陳年舊文章竟會有人提起,閣下大概是當年的詩友吧。 那篇文章說的我已忘記得七七八八(也沒留稿),但我現在對新詩標點的看法的確是變了,不再堅持應該用行末標點。我認為不用行末標點可以給讀者多一些理解的彈性,也更能將新詩和分行散文分別開來。不過,我也不是反對用行末標點,詩人應有決定的自由。此外,行末標點也可以有詩的用法,令標點符號與文字內用容融成一體;廖偉棠以下這幾行是一個好例子: 我被你暴力讀掉的筆劃 埋藏得夠深了。我是。 一個句號。未被消化掉(《一個疲憊者的四首頌歌》) 回覆
八十年代我開始注意香港新詩。像王先生這樣資深的作者,行末標點隱藏起來,別人看不見,心裏還是通透顯明的。不似一些作者用得毫無規律而且自相矛盾。愚見認為,行末省去而未有出現的標點,主要是頓、逗、分、句、冒、感歎六種,問號則多出現(如本版哲一先生)。但怪就怪在何以在句末省去,而往往在每行之間保留符號(不留個空格便算)?香港詩人中,黃國彬運用標點最可靠(可能是他由始至終都運用),而彈性「留白」用得最好是余光中,余作讓你猜到他隱去的標點是什麼。其他詩人,往往是含混不清,連句不成文意,並非彈性。 回覆
先勿論詩人運用標點,是個人習慣使然,或是含混了事,單就黃衫兄所疑之處,已頗值詩人深思。且附贈以下一篇專文,其中不少觀點我相當認同,看看教授、黃衫兄,以及一眾詩友有否共鳴。 http://tilda.myweb.hinet.net/work/ww1.htm 回覆
謝謝哲一先生。附文展閱,得益不淺。我所談及的標點問題,乃撇開「圖像詩」(concrete poetry)不論,只從語法形式着眼。詩作者得過此關,則海闊天空任其發揮。最怕是利用省略或硬做之標點,掩飾其作品之空疏。 聽過一個故事,且說給哲一、煥之先生,以博一粲: 昔有一女,效歐人性解放,棄文胸,人見其平平無奇,弗睬之。女擺腰肢、蹙眉眼,實行「圖像暗示」兼「情意暗示」。人唾笑之曰:「吾寧看三級片矣。」復有一生,利用句逗感歎等號,在其「得意作品」上點排成陣,呈語文老師,自謂乃後現代圖像詩也,師怒而推生出師門,曰:「錯收汝為徒,應轉介汝至精神病院。」又有一叟,頗喜文墨,苦於前列腺肥大,尿餘鞋尖,忽悟待續號不應只有六點,遂以「……………………」創出「有意無字」之佳句,一夜竊喜不寐。 回覆
王先生舊日寫詩主張正確使用標點,自己也身體力行,但近來在《新詩.com》上發表的作品均不用行末標點。反觀近日阿民、陳德錦等詩人均有回歸標點(行末)之勢,不知王先生對新詩標點觀念是否有變?可略談一下以賜教否?
想不到我那篇陳年舊文章竟會有人提起,閣下大概是當年的詩友吧。
那篇文章說的我已忘記得七七八八(也沒留稿),但我現在對新詩標點的看法的確是變了,不再堅持應該用行末標點。我認為不用行末標點可以給讀者多一些理解的彈性,也更能將新詩和分行散文分別開來。不過,我也不是反對用行末標點,詩人應有決定的自由。此外,行末標點也可以有詩的用法,令標點符號與文字內用容融成一體;廖偉棠以下這幾行是一個好例子:
我被你暴力讀掉的筆劃
埋藏得夠深了。我是。
一個句號。未被消化掉(《一個疲憊者的四首頌歌》)
八十年代我開始注意香港新詩。像王先生這樣資深的作者,行末標點隱藏起來,別人看不見,心裏還是通透顯明的。不似一些作者用得毫無規律而且自相矛盾。愚見認為,行末省去而未有出現的標點,主要是頓、逗、分、句、冒、感歎六種,問號則多出現(如本版哲一先生)。但怪就怪在何以在句末省去,而往往在每行之間保留符號(不留個空格便算)?香港詩人中,黃國彬運用標點最可靠(可能是他由始至終都運用),而彈性「留白」用得最好是余光中,余作讓你猜到他隱去的標點是什麼。其他詩人,往往是含混不清,連句不成文意,並非彈性。
先勿論詩人運用標點,是個人習慣使然,或是含混了事,單就黃衫兄所疑之處,已頗值詩人深思。且附贈以下一篇專文,其中不少觀點我相當認同,看看教授、黃衫兄,以及一眾詩友有否共鳴。
http://tilda.myweb.hinet.net/work/ww1.htm
謝謝哲一先生。附文展閱,得益不淺。我所談及的標點問題,乃撇開「圖像詩」(concrete poetry)不論,只從語法形式着眼。詩作者得過此關,則海闊天空任其發揮。最怕是利用省略或硬做之標點,掩飾其作品之空疏。
聽過一個故事,且說給哲一、煥之先生,以博一粲:
昔有一女,效歐人性解放,棄文胸,人見其平平無奇,弗睬之。女擺腰肢、蹙眉眼,實行「圖像暗示」兼「情意暗示」。人唾笑之曰:「吾寧看三級片矣。」復有一生,利用句逗感歎等號,在其「得意作品」上點排成陣,呈語文老師,自謂乃後現代圖像詩也,師怒而推生出師門,曰:「錯收汝為徒,應轉介汝至精神病院。」又有一叟,頗喜文墨,苦於前列腺肥大,尿餘鞋尖,忽悟待續號不應只有六點,遂以「……………………」創出「有意無字」之佳句,一夜竊喜不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