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已被編輯刪除。

最後修改日期: 6 6 月 2013

作者

留言

「李白這首詩就是句句寫景,而且寫得很傳神。這首詩與其他古典詩寫景手法相似之處就是直接寫景,而且都是表達山水如何美麗。」 魏兄,你肯定李白寫《早發白帝城》,都只是「直接寫景」,而且只為了「表達山水如何美麗」? 作為現代人,你想提倡善用現代語言寫詩,我可以理解;但你何必把有深度的古詩,「貶抑」到如此不堪?你聽過李白流徙夜郎的故事嗎?你知道他為何在放逐之時,寫出了這樣一首名作嗎?你以為憑李白的本事和背景,這篇好詩之所以有你說的「傳神」,就只因為區區的「直接寫景」? 魏博士,請你好好想想我提出這三個問題,好好細味一下這首詩的深層含意,再嘗試找一些賞析文獻來讀讀,才考慮旁徵博引,寫這樣一篇「評論」吧!你身為中文老師,怎麼連最基本的文學知識和欣賞技巧,都這麼薄弱呢?那你有甚麼本事,教一眾後學信服你的見解呢? 別怪我語氣重,你要是說別的,我不怪你。可你現在評點的,是堂堂詩仙李太白(不妨告訴你,我本來就非常喜歡李白。)!那你有沒有想過,他會不會只因為寫兩岸的景色與猿叫,而憑此詩名垂千古呢? 沒錯,我不過讀過四年中學的文學課程,學的當然沒你這陶淵明專家懂的那麼多。但我尚且從王國維先生的書裡,學過兩個字,叫做「境界」。 一首好詩,一定要講究境界。或許你不知道一首詩的背景,那單憑字面看到的,當然就是精煉文字下的美景;可是他要真正抒發的情感呢?寫這首詩的緣故呢?還有甚麼文學意義呢?你到底有沒有深思過?我相信你考慮多了,看的地方,自然就更遠了。 當然,如果你只是個普通讀者,看少了我不怪你,因為這是你自己的本領和修為淺厚問題罷了;可當你要書寫詩論,卻沒有深入和廣泛蒐集資料,便如此立論,對象還要是李白,這就不只是你視野粗疏和膚淺的問題了,你還間接侮辱了李白這個人,還有他文字的分量了。 一個真正尊重文學的讀者,應該學會兼容古今佳品,而不是只懂皮毛,便假意抬舉古典,實質仰今抑古,唯現代文字為尊。我們有幾千年的經典上品在前,不是誰妄說幾句廢話譁眾取寵,就可以隨便抹殺的。

鵬展兄請繼續努力,但理論文章,請多反覆琢磨。哲一的意見是很好的,只是盼你寫得縝密周全些,請體會朋友的好意。

陳德錦 

李白的詩是所謂以「景」寫「境」,流放遇赦的心情,要透過詩歌背景的分析才可領略。魏博士介紹詩歌,對象是中學生,自無不可先從字面出發。說實話,今天的中學生,要領略俞陞雲在《詩境淺說》所云「詩筆一氣奔放」,也不容易。惟魏博士指宋詩寫景不及唐詩,頗需商榷。唐詩如李(白、商隱)、杜(甫、牧)、劉長卿、白居易等,均可謂寫景高手,但宋詩寫景,別開生面,尤其蘇軾、黃庭堅、范成大、陸游、楊萬里等詩人的作品,反映了宋代的真實生活面貌。宋代詩學與現代文學理論暗合者不少,拙作《南宋詩學論稿》有所闡明。惟現代詩人頗喜從理論出發,把我國詩歌「以景寫境」的傳統劣化為支離破碎的論述或扭曲為語言無味的詩作,獻媚於洋人、迷惑了後學,只有少數詩人如余光中、洛夫等筆下才有一些像樣的傳統味道。

撰寫回覆或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