鍾偉民:《魚想》一詩,引起幾位詩友討論新詩的標點問題,頗值得大家深思和參攷。

魚想

王煥之

在幽谷的深泉
和江湖的濁水之間
我選擇了陽光
沒圖想化而為鵬鳥
因為人世本來沒有北冥
因為翅膀也是一種負累
水草纏繞自免不了
既然天上的
和水中的都是空氣
我呼吸著的就是逍遙

黃衫 於 2013 年 01 月 26 日 at 8:07 下午 說:
王先生舊日寫詩主張正確使用標點,自己也身體力行,但近來在《新詩.com》上發表的作品均不用行末標點。反觀近日阿民、陳德錦等詩人均有回歸標點(行末)之勢,不知王先生對新詩標點觀念是否有變?可略談一下以賜教否?

王煥之 於 2013 年 01 月 27 日 at 7:43 上午 說:
想不到我那篇陳年舊文章竟會有人提起,閣下大概是當年的詩友吧。
那篇文章說的我已忘記得七七八八(也沒留稿),但我現在對新詩標點的看法的確是變了,不再堅持應該用行末標點。我認為不用行末標點可以給讀者多一些理解的彈性,也更能將新詩和分行散文分別開來。不過,我也不是反對用行末標點,詩人應有決定的自由。此外,行末標點也可以有詩的用法,令標點符號與文字內用容融成一體;廖偉棠以下這幾行是一個好例子:
我被你暴力讀掉的筆劃
埋藏得夠深了。我是。
一個句號。未被消化掉(《一個疲憊者的四首頌歌》)

黃衫 於 2013 年 02 月 01 日 at 11:20 上午 說:
八十年代我開始注意香港新詩。像王先生這樣資深的作者,行末標點隱藏起來,別人看不見,心裏還是通透顯明的。不似一些作者用得毫無規律而且自相矛盾。愚見認為,行末省去而未有出現的標點,主要是頓、逗、分、句、冒、感歎六種,問號則多出現(如本版哲一先生)。但怪就怪在何以在句末省去,而往往在每行之間保留符號(不留個空格便算)?香港詩人中,黃國彬運用標點最可靠(可能是他由始至終都運用),而彈性「留白」用得最好是余光中,余作讓你猜到他隱去的標點是什麼。其他詩人,往往是含混不清,連句不成文意,並非彈性。

哲一 於 2013 年 02 月 01 日 at 12:15 下午 說:
先勿論詩人運用標點,是個人習慣使然,或是含混了事,單就黃衫兄所疑之處,已頗值詩人深思。且附贈以下一篇專文,其中不少觀點我相當認同,看看教授、黃衫兄,以及一眾詩友有否共鳴。
http://tilda.myweb.hinet.net/work/ww1.htm

黃衫 於 2013 年 02 月 01 日 at 5:24 下午 說:
謝謝哲一先生。附文展閱,得益不淺。我所談及的標點問題,乃撇開「圖像詩」(concrete poetry)不論,只從語法形式着眼。詩作者得過此關,則海闊天空任其發揮。最怕是利用省略或硬做之標點,掩飾其作品之空疏。
聽過一個故事,且說給哲一、煥之先生,以博一粲:
昔有一女,效歐人性解放,棄文胸,人見其平平無奇,弗睬之。女擺腰肢、蹙眉眼,實行「圖像暗示」兼「情意暗示」。人唾笑之曰:「吾寧看三級片矣。」復有一生,利用句逗感歎等號,在其「得意作品」上點排成陣,呈語文老師,自謂乃後現代圖像詩也,師怒而推生出師門,曰:「錯收汝為徒,應轉介汝至精神病院。」又有一叟,頗喜文墨,苦於前列腺肥大,尿餘鞋尖,忽悟待續號不應只有六點,遂以「……………………」創出「有意無字」之佳句,一夜竊喜不寐。

最後修改日期: 9 2 月 2013

作者

留言

哲一先生介紹的那篇文章我不久前已讀過,大致贊同其觀點,尤其是最末說的「而用與不用 [標點],則取決於何者能使詩的意涵更為豐富深刻了」。 黃衫先生的問題:「但怪就怪在何以在句末省去,而往往在每行之間保留符號(不留個空格便算)?」我的看法是留個空格也可以,甚至可以在明顯是問題的句末連問號也不用。

問號用於疑問句,帶疑問語氣,同肯定語不同,似乎不能隨便略去。試看以下幾句詩的行末,逗號、句號省去沒問題,問號不可省。省去問號,要讀者去猜想或自行決定,反而會混淆句法,誤會作者命意: 每個人的家譜追溯到遠古 你知道嗎,都是一條魚 深海的遠洋,才是我們 最早的故鄉,懷鄉正是懷古 望海的眼睛,因此,都著迷 似乎記起了什麼,卻說不清楚 水族的歷史,人類的身世 在岸上,在藻間,在水底? 聽得懂海豹的狂吠嗎 鯨魚的腹語,海鷗的悲啼? (引自余光中《水世界三題:海不枯,石不爛》)

我指的只是「在明顯是問題的句末」,有的問號的確如你說是不可刪的。

「在明顯是問題的句末」不用問號?我有點搞不懂。明顯是問題,便應用問號,不可含糊嘛。懷疑情人變心,說「你不愛我?」,問得好。但用了「你不愛我(省去。/!)」慘了,沒灣轉,對方掉頭便走。 不少詩人如哲一先生或余光中先生都保留問號,實有一定道理。

明顯是問題者,即不用問號也知是問題,例如:「為甚麼天上的繁星那麼多」和「你知道在等你嗎」。

作者

「五十之後,出詩集,名字削成「阿民」;寫詩,附句讀,首尾能相續,像唐詩像宋詞,山呼水應,不會一連綴就方枘圓鑿,就變了質走了味洩了氣。」阿民《稻草人》序。

    由句末省標點到「寫詩,附句讀」,偉民兄走的路線跟我相反啊!

      作者

      我方便人家把我的詩連起來,我的詩,連起來就算外觀像散文,骨子裡還是詩,不減詩意;有其他人敢這麽做嗎?

發佈回覆給「黃衫」的留言 取消回覆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