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沙

1.內地當代詩人數量質量很高,香港詩人受其影響是好事, 只要受的是好影響,而且能互動共鳴便好. 內地詩人雖有時寫一些散文化作品,但有一個規則,就是很少濫用方言口語,不像某些香港詩人以錄音式的香港話寫作,並以”本土詩人”自我招搖.

2.以一個地方為本土和立足點, 貢獻其一生於詩歌,那怕這本土是都會或窮鄉,都是一件高尚美好的事.只怕是有人借”本土”而行使”國際”野心,忘記他們之有今日地位,皆是多少同輩同鄉詩人為其作後盾. 奧斯卡得獎者都要謝謝親友同事一番. 本土詩人出名後大多沾沾自喜.

3.文學藝術不必太介意地方性,地方性不是美學指標.李雲迪不必自稱是香港人所以彈蕭邦有點”香港本土特色”,我會要求他最好彈得勝過魯賓斯坦!

4.年輕詩人寫詩,眼界要放得闊,題材很多, 目下所見,如教育局中國文學課程之參考作品, 題材狹窄,連”老竇”都可入詩.沒有詩教,哪有像樣的詩人可湧現?

5.中港台文學詩歌互通互重,當然是理想. 首先要有一些核心價值、 一些大詩人精品作為見證.香港詩歌,首先就要有好作品印出來.那些以小圈子小山頭為範圍的選集. 掩住眼說自己是”香港本土詩派”, 豈真有什麼代表性?

編按:此文本來是回應秀實《香港當代詩歌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》的文字,能獨立成篇,移到這裡方便讀者閱覽。

最後修改日期: 27 12 月 2011

作者

留言

「沒有詩教,哪有像樣的詩人可湧現?」這話說得好極了,對極了。

連本土詩人出名後的沾沾自喜,都可以成為香港本土詩人的特色?所謂行使國際野心的所指是什麼?以一小眾來審視一個地區的詩歌? 除了憑空指責「本土詩派」,這一群人的不濟,和內地詩人的數量質量高之外,究竟想表達什麼?

    國內詩壇相當遼闊, 詩人數目也很多, 當然出現瑕瑜互見的客觀現象. 但國內詩壇與香港較大的不同在, 詩人對詩歌理論 (或說是個人詩觀) 更為重視. 卑下者如梨花體, 如下半身寫作, 背後仍築構一個理論框架. 口語入詩, 可以是一種主張, 但提倡的詩人, 宜同時提出他們的理論 (即是對一種個人創作認知的解說). 否則, 便只能是一種取巧.

    我沒說香港詩人不濟,只說不少香港詩人沒有認真思考”本土化”問題, 只借”香港”這招牌蒙混視聽. 本人年少來港,從沒人指出有”香港詩壇”, 寫詩的學西方、學新月派、學朗誦詩, 從來無人覺得要有”香港”詩風(沒有利益啊). 吾等除創作外,還連絡同道,舉辦活動,又向內地推介港詩.然仍不主張有既定的”香港”風格.一群學了些西方皮毛的青年大學生馬上覺得非要建立不可,搞什麼”去殖化”、”本土化”而從中獲益,受邀”國際”場合.在本土時,他們成為國際詩人;在”國際”場合,他們假如不夠國際,”香港”身份也足以自詡.為何詩人變臉那麼快,因為九十年代後香港是國際都會、自由港口、文化興旺,誰代表她誰就有利益.

      同感,所以舒巷城是個值得人敬重的詩人。至少他認真思考過自己踏足的地方。詩人的最終身份,理該也只能有他自己,沒有誰代表誰。

天地不與詩人同憂。

我想白沙所言的重點是:詩歌只有好壞之分,而不是符不符合本土標準。 文學界流行的神話是,凡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。即使按照這個標準,也有一個前提:民族文學作品首先要能夠表現出民族的文學水平才行。如果本土文學就是以方言入詩的話,那還需要詩人精心煉詞斟句干甚麼?

發佈回覆給「白沙」的留言 取消回覆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